『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635章 辽的一国两制[2/3页]
枢府授权的战争也是“卫国战争”,暂没授权燕云经略战争,但以长城为标志,到这里顶天也就算“惯性下的防卫过当”。
也必须在这里才安全,海军陆战队杨小双兵团自来州付出代价登陆后,吃下了中京道大定府,最艰苦的时候,他们两个兵团不足五万人,在没有后勤情况下被十几万来自奚六部和渤海人的兵团围在大定府吊着打,伤亡很大,士气很差,已经没有太强战力。
如果宋军集群不推到这里,辽国一但有反扑,海军陆战队以及陆军二十五集团军就容易被人包饺子。统帅部的打算要在这里“看护”他们两个英雄兵团。
到此一来,就真的开始修整停兵,暂时取得了平衡,等着朝廷新一轮的政治博弈产生结果,燕云经略战争到底打还是不打,这不是将军们的管辖范围……
早在四月初老狐狸王拱辰撮合下,耶律洪基的外交特使就进入汴京了,要求展开外交对话。m.jieshengit.com
王拱辰参与不意外,他和辽国前三排原本就是朋友。这也不能说他卖国,外交口的人自来都这样,且像王拱辰一样持有“见好就收”思维的人不止一个,事实上许多人都是这个思维,包括大魔王自身,都未必想升级燕云经略战争。
因为有个问题是,现在辽国的统治基础没丢失,他们在燕云的影响力仍旧很大。就是历史上的几十年后,辽国政治真正的病入膏肓,宋军打燕云时候仍旧遭遇了无休止巷战。
从另外一个程度上讲,辽国于这时期的“一国两1制”有其独到之处。
说起来,契丹政权对待其他部族非常狠,近乎奴隶统治,那是一言不合就对异族排队枪毙的。
但自石敬瑭和平交割燕云十六州后,因燕云不论文化、经济、还是人口的体量相对于辽国都太大,所以辽国就是历史上最早尝试“一国两制”的政权,这导致了辽国南北府制度的形成。
南府是管理汉人的,不论官员还是政策都不以契丹模式为习俗,几乎全部照搬南朝大宋模式,除了燕云的汉人治汉外,在“燕云特别行政区”外的北府领域,也大量启用了汉人官员。甚至因为是政治示范工程,针对性狠抓,燕京的政治效率和廉洁度等等还超过南朝大宋的一些地区。
这对于契丹八部“八旗子弟”是利空,因为他们的特权和存在感降低。但对于整个辽国的国力则是利多。否则没有燕云地区以生产为主的汉民给养,辽国怎么维持这样的军队规模?怎么确立很长一段时期的陆地霸权?
客观的说,辽国前期的霸权,就来自燕云汉人生产力的支持。加上前期皇帝还不算太昏,这才是辽国愿意接受汉化和一国两1制的基础条件。
理论上讲,汉人的生产力真是大幅高于游牧的。
在王雱革新的农牧技术逐步传入辽国前,游牧的全部生产力是狩猎和畜牧,猎物是有限的,自然条件的水草资源也是有限的,这便从技术层面决定:每平里草地上,超过一个人口就算资源不够,必然会发生相互砍杀的局面!
搞农牧科学出生的大雱推算过,游牧民族没其他生产力的情况下,包括牛马羊在内,每个人口必须养五头以上牲口才能生存,其中马算1的基数,牛算1.3基数,羊算0.6基数。总基数低于5时,他们就会去抢别人、或者拿起战刀去杀死多余的人,让“土地承载力”重新取得平衡。
那么理论上计算营养,每平方里草场承载5个基数的牲口,还必须是草场质量不差的地区,譬如宋国的草场就没这个基数。譬如辽国领土的最北方草场也没这个质量,所以越往北人口越少。
这样一来,实际从大自然层面、以及畜牧技术层面,就限制了游牧族的最大人口数量。
辽国就算领土牛逼,峰值时候,契丹八部的人口总合理论上也不会突破千万。
辽人官方的“户口统计”连参考都没价值,可以忽略。但这就是从“能量守恒”角度、所决定的契丹八部的最大人口数量。
但汉人则完全不同,汉人群居定居爱生产,操作的好,甚至每1.2亩土地就能承载一个人口。于是优惠模式下的燕云汉人加盟后,才逐步形成了辽国人口承载力的大幅提升,这段岁月导致契丹八部人口有了很大积累。必须有人口,才有帝国。两百万骑兵不是凭空而来。
大魔王的推论是:燕云的汉人在初期承载了辽帝国崛起。崛起后的辽帝国,又
第635章 辽的一国两制[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