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363章 南下准备(十四)大木仓[3/3页]
,最终极大的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因此造成了极大的社会矛盾,所以有一些有识之士会提出一些异议,就比如说那明朝中期的著名经济学家,也是改革家之一的桂萼,就曾经上书过《修省十二事疏》。
说那两湖地区,诸如黄、德、荆、岳等府所辖州县,每州派夫一千者多是常态,这单单湖北一地,有着不下五十处需要的劳力就不是小数目,一年当中差不多有三万多人。
这三万多人,背后所代表的就是三万个家庭,若是发生了一点变故,单单这湖北一地就能产出六七万的流民啊。
到了后期,也就是正统之后,整个明朝政府也开始了改革。
那就是徭役银制度,通过点检法,将一部分需要服徭役的百姓选出来,这些人只需要出工食银即可,而后官府通过这些银子去招募应役的流民。
但是大木办纳,不单单徭役这一个问题。
又比如嘉靖年间的洪雅县,那洪雅县啊,虽说也在四川,但是这产出的木材不是那种好的木材,不要说什么楠木了,就是连那种杉木这个县当中也少见啊。
不过,就是这样的县,每年也必须要承担一部分的采木量。
这就很离谱了,所以这县也只能进入邛筰、牂牁去采用,也就是所谓邑不可为,均派他郡邑。
塔读@^>
“正好,这木头正好可以用来做那封舟战船。”
那封舟战船可以说是整个大明时代的最强战力,有点类似于后世的航空母舰,这种战船算是有划时代的艨艟巨舰。
那战船的长度差不多在二十丈,换成后世的标准,就是超过了六十米了。
船形如梭子,上下一共三层甲板,整个甲板上下一共能配备火炮二十四门,其中啊,这上层甲板,能排列中炮十六位、中层甲板能列大炮八位。
船底用铁包,缝以铅灌,很是坚固,尤其是那个桅杆,差不多有着十八丈高,都是用铁包裹着的。
甚至整个船还有两口水井,当然了是人造的水井。
在前几年,那行人司,在出使琉球国的时候,就是乘坐了封舟。
不过因为动力的原因啊,这船主要还是靠着中式的硬帆,所以在这行动上是不太快速的,甚至有些缓慢的。
但就是这样的船只,也不过相当于当年郑和船队当中的小号宝船。
这其实反映出了一个极为残酷的现实,哪怕是朱载壡也不得不去承认的,那就是整个明朝,不,应该是整个中国的造船技术其实是在缓慢下降的。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因为海禁制度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技术,很多高超的技术已经失传掉了。
而这次造封舟战船,朱载壡也是希望能延续这一技术,甚至于将这一技术重新发扬光大!
第363章 南下准备(十四)大木仓[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