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32章 安禄山的生死[3/3页]
就够受的。
单这一点李琩就想不明白,张九龄为什么这么做。
但最近他感觉,这可能就是与门阀士族共天下的弊端。
另外,张九龄的另一个操作也让李琩无语。两个人谋杀了一个御史,因为他们父亲之死的责任在于这位御史。张九龄便认为此二人情有可原,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主张不追究责任。
这置国法于何地?这是把儒家道义置于国法之上。
再者,李隆基准备重用作战勇猛、屡获战功的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和治军有方颇有政绩的朔方节度使的牛仙客,任命他们为宰相,但张九龄的极其反对。
他说如果一个不通文墨、毫无学历的人都能当宰相,那十年寒窗苦读又有什么意义?牛仙客不过一个边境小吏,没读过什么书,来当大官,岂不可笑?
实事证明,这一点他虽然又说对了,牛仙客后来当了宰相,确实没有治国才能。
但就这个读书人至上的观点,李琩就接受不了。
虽然他性情忠直,节操、品质、度量都不错,但却与李琩后续的计划有碍。
尤其武惠妃在后宫安生下来,不再谋害李瑛几人,那惠妃就不会被吓死,或者被暗中处死。
这样,李琩就不必为母担忧,也不用担心李隆基早早的把狼爪伸向玉环。
如此一来,不用张九龄保护,李瑛也能多干一些时日太子,让李琩有充足的时间发展。
这么一来,张九龄倒台与否,倒是与李琩干系不大。
他所烦心的是安禄山,对于这个历史上掀起安史之乱的家伙,他毫无好感。
但一时半会儿,却有想不到什么好主意除掉他。
虽然弄死了安禄山,河北的那些门阀还会找其他的代言人,并不是就解决了安史之乱的隐患。
这帮河北的门阀士族,可是对当年摘他们造反成果的李唐极为不满。
在这内忧不断增强的时候,国家内部的基本矛盾不彻底解决,便无法杜绝安史之乱的爆发,顶多换个造反的领导人而已。
思来想去,李琩还是觉得不弄安禄山,心情不舒畅。便辞别了贺知章,回到教室里,将李屿叫了出来。m.jieshengit.com
“老师,何事唤我?”
李屿、李峻兄弟,经过李琩这段时间的调教,稳重了不少。
“李屿,晚上你翻墙,悄悄的回府一趟,就说想家了。”
“回去以后,帮我给你阿耶传一句话,就说“安必乱。””
……
第32章 安禄山的生死[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