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八百五十一章 远道而来欧罗巴,老骥伏枥钱公公(下)[2/3页]
,去丈量是否达标。
“这都不必称量了,就这么些玉米……必然五石以上!”
刘健激动的胡子都在打颤,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啊!
这是实实在在的、从地里刚刚采收上来的玉米,就这么摆在了他们的眼前。
是当着他们的面儿亲自下地采收的,甚至还有他们亲手采收的。
还有啥比这更实在的证据?!
“晦庵公误矣!”
这个时候老钱能笑眯眯的对着刘健拱手作揖,轻声道。
“采收后还得晾晒,晾晒后能余下者便是大约五石一二斗。”
“据闻西夷所探查之大陆,其百姓多讲玉米磨粉而食。”
“此着将再损几分,最终所得便是在五石上下了。”
损耗没有那么大,老钱能这是往损耗最大了去说的。
但即便是如此,那也比国朝上田的二石半产出要高一大截啊!
“诸位大人,这里查验完毕否?!”
见得这些个大人们的激动,老钱能倒是心气儿高涨了一大截。
笑眯眯的对着他们问道,弘治皇帝扫了一眼。
“诸位爱卿,如何?!”
那些个朝臣们如今是真傻眼了,虽然大家都做好了心理建设和准备。
但没有想到,居然真有如此之高的产出。
而当他们看着地里的玉米的时候,又觉着有这么高的产出也属正常。
毕竟这玉米杆子,那都比人还高了。
一大截的玉米杆子上,明晃晃的挂着一个个的玉米。
剥开了绿色的外衣,里面的玉米当即便露了出来。
新鲜的,甚至摘下一粒放在嘴里还有丝丝的甜味儿。
好东西啊!能活人的好东西啊!
“回陛下!臣等建议将此地玉米尽数采摘,再行称重!”
刘健到底还是谨慎,好在老钱能也赶紧附和。
“内臣亦是赞同晦庵所言,毕竟百姓们早盘着收完这片地了。”
弘治皇帝一瞅他俩建议都一致,也就摆手直接给了一个字。
“准!”
老钱能赶紧下令让人去将庄户们都喊来,一并采收玉米。
很快的,便听得那边的庄子里传来了一阵欢呼声。
随即便是大批的老老少少们,呼啦啦的都跑出来帮忙采收了。
没人比他们更知道,粮食就是命根子啊!
他们是真饿过的,只有真正尝试过饥饿、真正的体会到饥饿时的绝望。
才会分外的去珍惜每一颗的粮食,也才会分外的去感激每一粒老天爷赐下的粮食。
数百号人哗啦啦的在天地里忙活着,没一会儿这边上的玉米就堆积成山了。
官员们忙的是满头大汗,在夷州下属的衙差们的帮忙下开始称重、计量。
百亩玉米,足足忙活了一整个白天才堪堪采收完毕。
计量称重持续到了半夜,得出来的结果是让人兴奋的。
“钱公还是往少了报啊!夷州这玉米亩产,即便是均算下来亦有六石三斗之多!”
刘健那是激动的面皮都涨红了,仿佛看到了自己名垂千古。
毕竟历朝历代,这粮食问题可都是根底问题、最大的问题。
国之安,在于民。
民之安,在于粮!
华夏的老百姓们,其实是最好的一群百姓。
他们最为坚韧,也最为顽强。
只要给予他们希望、让他们能够挣着一口饭吃,那么大家极少会做出离经叛道的事情。
解决了粮食这个民安根本,他刘健怎能不青史留名?!
“朕就不回夷州城里了,就在这里扎营!”
弘治皇帝也很激动,一摆手整个车队便开始扎营。
这里的百姓日子过得好,自然家里蓄养的家禽家畜不少。
“记住!所有用度,必须将银子交付百姓!不得强索征要!”
弘治皇帝这个时候还不忘了下令:“钱能,你且去盯着!照价买下,不得伤民!”
“内臣遵旨!”
老钱能赶紧躬身应是,弘治皇帝这个时候又加了一句。
“这些庄户今日亦辛苦了,让人带酒饭犒赏!每户再赐绢一匹、银二两!”
袋里有钱就是好啊!弘治皇帝感叹着,朕现在说话都硬气多了。
从前哪里敢这么赏啊?!
如今内库财源滚滚而来,每月看着账簿弘治皇帝都能笑的牙飞起来。
口袋里有钱了,弘治皇帝就看不上国朝那点儿家当了。
本来内阁还商讨,旧皇城内的修缮花销问题。
弘治皇帝撇嘴一摆手,朕的宫殿用尔等操心?!
内库全付了,尔等尽心国事便是。
当时那话差点儿把杨一清给噎死,后来一琢磨:弘治皇帝这特么太有钱了啊!
内库的账簿从来诸部,甚至内阁都不得查阅审计的。
但从每月运入内库的钱粮算,弘治皇帝恐怕手上的盈余比国库还丰厚。
毕竟国朝还需支应各地开支,还得给各地官员们派发俸禄粮秣。
虽然是占了些许货殖会的股子,可开销巨大之下盈余也就能凑个应急之数。
弘治皇帝可不一样啊,他拿到的那都是扣除掉所有之后的盈余。
那就是他纯自己的钱粮了。
他的开销又不多,还有玉螭虎帮着他不时用些许手段抵
第八百五十一章 远道而来欧罗巴,老骥伏枥钱公公(下)[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