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62章 内政[1/3页]
晨光熹微,宝山北麓,树木山林掩映,泉水潺潺,工地已经在薄雾中苏醒,车辆来往,号子声打破了清晨的寂静。
大门外,持戈卫士肃立,门内,热火朝天,工匠、民夫忙碌,正在修葺和改造房屋,这里原是某位达官贵人的一处庄园,因兵乱而荒废,向南七八里处就是宋六陵,是南宋帝、后陵园,因攒殡南宋六帝而得名。
现在,庄园被改造成了忠烈祠,以安葬在衢州大溪滩一战,以及杭州城战事中阵亡的将士。
“小心了!”
看着一个个石碑被推了进来,绍兴知府黄宗炎立刻叮嘱道。
这些用来纪念阵亡将士的石碑,刻下来,一路转运不容易,摔碎了可就可惜了。
“王将军浙江都没有坐稳,就搞忠烈祠这些东西,是不是太任性了些?有这些钱,拿来养兵不好吗?”m.jieshengit.com
管事黄才摇头道,目光中都是不解之色。
“只是改造房屋,百姓也有事做,能花费几何?”
黄宗炎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感慨道:“千万别小看了咱们这位余姚小老乡,他不是建一座忠烈祠,而是志在唤起天下尚武之风。“他是高瞻远瞩,所图乃大呀!”
黄宗炎,江南大儒黄宗羲之弟,“浙东三黄”之一,抗清事败,专心著述,书画双绝。
同乡王和垚做下天大的事情,兄长黄宗羲没有出山,他性烈如火,按耐不住,前往杭州,被授了绍兴知府,安抚浙东民心。
而他的儿子黄百谷,如今正在杭州武备学堂学读,父子都已投身同乡王和垚麾下。
“老爷说的是。绍兴军募兵,热火朝天的,看着老奴都眼馋,要不是年纪大了,我也去从军了!”
黄才笑道。
饷银丰厚,子弟免费上学堂,当兵三年以后自动获取授田,还有这……
忠烈祠!
难怪绍兴军募兵,各方应者云集了。
“义军募兵,却与天下不同。”
黄宗炎站在屋檐下,目光从来来往往的工匠民夫身上移开,转向了院门口警戒的士卒。
“黄才,你看看,那几个士卒,站了半个时辰,他们动过吗?”
“老爷看的仔细,是没动过。”
“那你可知道,他们为什么不动?反正没有什么人看着,坐下来岂不是舒服许多?”
黄才一时怔住。
“这就是王将军练兵独到之处。”
黄宗炎捋须,悠悠说道:“训练有素,军纪如山。而要做到军纪森严,就要解决兵卒后顾之忧,就要爱兵。如此一来,兵卒才能服从军令,才能百战百胜。这又岂是区区饷银能做到的?”
“当年鞑子入关时,号称“满万不可敌”。可惜王和垚生不逢时,否则以他练兵之能……”
黄宗炎没有再说下去。
即便王和垚如何擅长领兵,以当时汉人窝里斗的常态,王和垚恐怕也无能为力,撑不了几天就玩完。
“老爷,你说的是这么个理!咱们这位余姚老乡,一定会打下一片天地,甚至可以夺取天下。现在光是绍兴军,已经有五千多人!再过一两年,可不就兵临天下吗?”
“谈兵临天下为时过早。”
黄宗炎笑道:“绍兴府募兵多,那是因为绍兴府背靠四明山。四明山历来是反清的圣地,抗清的义军不知多少。绍兴府还有原来的绿营兵,再加上良家子从军,五千人不足为奇。”
当年清军入关南下,他与兄长黄宗羲变卖家产,组建“世忠营”,入四明山结寨抗清,后山寨被毁,追随鲁王兵败,不得不隐居避祸。
期间黄宗炎两次被捕,几处极刑,被众人营救,才逃过一劫。
“老爷,以老奴看来,王将军虽懂治兵,但不懂人心。就说这忠烈祠,里面应该都是些大人物,你看这些人,一个个张三李四的,谁知道?”
“黄才,这你就不懂了。一将功成万骨枯,成名的是将领,但死伤的却是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兵卒。而这,才是王将军的高明之处。”
黄宗炎又给老奴上了一课。
明末血淋淋的教训
打开APP 阅读最新章节
第62章 内政[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