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一百三十七章 逆臣(九)[2/3页]
形势一片大好,而经过了几个月的轮流休整下来,此前作为江山大捷主力的那几个镇也逐步恢复了过来,已经可以寻机与清军再进行一场会战。而这一战过后,江南的战局当可尘埃落地。不过,现下的他实力之雄厚,远迈历史同期的南京之战,他自然也用不着急于求成。除非,出现巨大的变故,迫使他不得不加快脚步……
钱塘江以南的浙江上八府已然抵定,福建巡抚卢若腾带着一批对恢复民生经验丰富的下属已然赶到,正着力于浙江的经济恢复工作。军情从各地不断地送抵闽王府北征行营,其中陈凯的书信和报告自然是优先级最高的,哪怕陈凯所负责的区域距离此间十万八千里,亦是如此。
书信以着最快的速度送到了郑成功的案前,郑成功挥退幕僚,一字一句的看过陈凯的书信——先是明军在湖广南部的风卷残云,而后便是他与李定国的会面,再然后便是变相资敌和天子弃国的噩耗。
看到此处,郑成功亦是愣在了当场,他是万万没有想到在江山大捷的大背景之下竟然还闹出了这种千载难得一见的事情。但是仔细想想,这特么好像也不是第一次了,上一回孙可望的降清,不也同样是千年等一回吗。他若是此刻身在西湖之畔,单凭着这个消息,估摸着雷峰塔都镇不住白娘子了吧。
“这个昏君……”
有对比就会有伤害,陈凯在书信中回顾了一番当年的隆武皇帝,一口咬定隆武是绝对做不出这种事的。甚至,如果庄敬太子能活到了今天,也绝对不会像永历的太子朱慈煊一样跟着其父就跑去了缅甸,而是一定会留下来为大军鼓舞士气。
郑成功清楚地记得,陈凯当年就是冲着隆武皇帝才南下的,也同样是因为隆武皇帝才来投奔于他的,与长期得到隆武皇帝信任和看重的他一样,对那位唐藩天子有着深厚的滤镜。
这样的滤镜在其他人的身上却是半点儿也无,包括隆武皇帝的弟弟绍武皇帝,以及其另外的两个弟弟——现任的唐王朱聿锷和陈闵王朱聿觨。至于永历就更不用说了,陈凯曾多次在私下向他吐槽其为长腿天子,将之与赵构相提并论,鄙夷之情不加丝毫掩饰。对于那位太子爷,今番就更是指摘其毫无主见,断言其长大了也肯定和那位长腿天子一般无二。
唯一能够得到例外的就只有隆武皇帝的亲生子庄敬太子朱琳源了,可那个孩子出生两个月便夭折了,也就是说陈凯一旦把滤镜摘了,看哪个宗室都是一样的不信任,并不会厚此薄彼。
观其文字,郑成功可以肯定陈凯因此事显然已经气得不轻了,他又何尝不是如此。天子弃国必然会对西南明军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难道他麾下的东南明军就不是明军了,就不会对他麾下的将士们造成那般恶劣的影响吗?
郑成功可以肯定,一旦这事情传扬开来,军心必定大受震动,他便又要花费极大地精力和资源用来设法恢复士气,但也未必能有多大的用处——没办法,包括他在内,这支大军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单纯地冲石井郑家才来抛头颅洒热血的,而是冲着有一天能够将满清赶出中国。支撑他们的是对满清的恨,和对衣冠文明的爱,从而具象化了对永历的忠君。他们的效忠链确实是挂在了郑成功的身上,可郑成功又何尝不是挂在了永历这位大明正统皇帝的身上,哪怕只是名义上的。若是大明天子都不在了,他们向郑成功的效忠又有什么意义!
他现在唯一能够庆幸的就是好歹永历还没殉国,要是殉国了,短时间内造成的影响肯定更加恶劣。但是他又不得不去设想,如果永历殉国了,而不是弃国了的话,他倒是可以考虑重新拥立一位宗室出来。可现在还就是这种不上不下的状态,才最让人难受。
说到底,郑成功本也不似李定国那般对永历忠心耿耿,他曾发誓效忠的君主已经殉国了,现在不过是名义上罢了。只要大明的帝位传承没有断绝就好,他就能继续扛着明军的旗帜与满清战斗下去,除了鲁王以外,换谁做皇帝都没什么大不了。
“得在这个噩耗传开了之前拿下南京,否则粮草就不一定够撑到重新恢复士气了。可这破事儿是闰正月底发生的,估摸着用不了太久便会传过来,哪怕还是在封锁了消息的情况下。一旦大军即将与鞑子决战,这消息突然传扬开来,比如鞑子在那时候突然放出消息,那后果……”
缓了好一会儿,又是叹息了几番过后,郑成功才继续将书信看下去。后面的文字显然要比前者更加让人舒服了一些—
第一百三十七章 逆臣(九)[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