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三十章 北门学士的诞生[1/3页]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夏四月十四日,陆敦信离开后。
检校右相陆敦信,递交辞呈被批准,被授官大司成,仍兼任左侍极。他在下衙之后,直接来修真坊,拜访楚国公府。带来糟糕消息,御史婺州募兵,婺人踊跃参军。
婺民四万余户,报名三万两千,李治不可置信。说出这样的话:看来武大将军,能在江浙大地,做到一呼百应。诸将都能如此,何愁四海不靖,何患外邦不臣?
武康差点吓尿,他从这句话中,感受浓浓杀机。想起于志宁薨逝,留下的六字遗言,恰是泰山封禅时,刘祥道给的警示:楚魏不可同食。结合这股杀意,涌起不祥预感,恐怕不久以后,杀身之祸降临。
冥思苦想两天,依旧不得其解,懒得多费心思。人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爱咋咋地吧。担忧压心底,不对家人提,省的都烦忧。哪怕明天杀头,也要隐瞒今晚,让妻妾女儿们,少伤心一晚上。
生活还得继续,每天照常上班,更加小心谨慎。辞去所有应酬,下班直接回家,陪伴妻妾女儿。也不坐以待毙,派出婺营亲卫,潜伏两市酒馆,暗中打探消息。
期间武氏兄弟,怀运和惟良拜访,态度依旧恭谨。还是请他出面,进宫说和媚娘,修复亲情裂痕。武康不忍拒绝,经由德官传话,却得无奈答复。媚娘婉言诉苦,我妈妈不同意,我也爱莫能助。
杀千刀的杨氏,心眼如同针鼻,快去地府报道。媚娘在诉苦时,又有浓浓抱怨:魏国夫人贺兰,越来越过分了。仗着圣人宠幸,后宫横行无忌,还对阿姊无礼。说话趾气高扬,我是她亲姨母,不会写孝字吗?
武康心知肚明,她诉苦的目的,是让我想办法,做掉魏国夫人。这个真的很难,处理武顺之后,李治提高警惕。贺兰氏的寝殿,左监门将军李谨行,亲自负责监督。没有皇帝许可,谁也不能入内。
所以没办法,我与李谨行,也只是神交,他不会帮忙。虽然老友刘伯英,是左监门大将军,但在这件事上,也不可能帮忙。毕竟后宫争斗,外臣贸然卷入,后果不堪设想。m.jieshengit.com
这件事先放下,五月初五端午,朝廷科举放榜。果然不出所料,大文学家王勃,考幽素科及第。还写篇散文,上李常伯启,歌颂李安期。同时也请安期,把他写的文章,转呈圣人过目。
接卷人李安期,任司列少常伯,就是吏部侍郎,所以称李常伯。本人学富五车,为人机智精警,行事不畏强权,敢于直言劝谏。安期呈的文章,是宸游东岳颂,也是歌功颂德。
王勃深谙此道,乾元殿竣工时,他写乾元殿颂。皇帝泰山封禅,写宸游东岳颂,拍马屁高大上。皇帝龙颜大悦,再次点赞神童,并授予朝散郎,从七品的散官。
刚年满十六岁,就成朝廷命官,于是声名鹊起。又经考官介绍,任沛王府修撰,深得李贤欢心。如此出尽风头,步入人生巅峰。长安城文学界,将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并把他排首位。
杨炯不忿,逢人就说,愧于卢前,耻于王后。上述狗屁倒灶,武康兴致缺缺,他更关注深层。五月初八下衙,德官派人传话,确实是好消息。预谋已久的内朝,千呼万唤始出来,李治终于行动了。
泰山封禅之前,武康与许敬宗,启动戊戌合流。那篇乾元殿颂,武康穿针引线,敬宗上达天听。触及皇帝爽点,打算破格提拔,却被宰相搅黄。给出的理由是,没有通过科举,提拔坏了规矩。
皇权受制相权,李治心高气傲,自然不能忍受。想效仿汉武帝,组建内朝体系,以分宰相权利。当时封禅在即,时机尚不成熟,于是暂时搁置。此时王勃及第,更加坚定了他,建内朝的决心。
四月二十日,李治出手了。从兰台司文局,左史和右史中,选拔才学俱佳,有学问的官员。所谓的司文局,原本是著作局,负责修撰碑志,祝文祭文等等。
所谓左史右史,原本是起居郎,以及起居舍人。他们主要负责,记录皇帝言行,为修史攒资料。这些人的特点:官职都不太高,六七品的小官;出身都不显赫,皆为庶族地主;必须博学多才,能够出口成章。
李治下达制令,借着修撰为名,允许这批学士,入翰林院待诏。名义上是著书,实则是智囊团,皇帝的顾问团。直接参与朝政,制造各种舆论,分割宰相权利,加强皇帝集权。
还是不出所料,由于身体原因,李治把这些人,交给媚娘管理。媚娘深居后宫,要想坚若磐石,必须有亲信团。当初废王立武,出力支持她的,剩余寥寥无几。
大金刚许敬宗,和大推手李勣,已经行将就木。二金刚李义府,被武康打掉了,三金刚袁公瑜,也被牵连贬黜。武康人单力微,必须为她组建,新的亲信团队。
她出身小门户,而与她同类的,就是庶族地主。至于士族地主,为了门阀利益,不会支持她的。武康十分笃定,那些庶族地主,为了政治诉求,可以不要节操。
对于他们来说,只要给我官做,我就选择效忠。也不管你是谁,胡人或者汉人,男人或者女人,统统不重要的。哪怕你是条狗,
第三十章 北门学士的诞生[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