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1章兴顺  重生之全能网红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笔趣屋书友公告:因不可抗拒原因网站域名5atxt.com被污染,请大家尽快收藏新域名jieshengit.com保存,以免造成无法访问走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401章兴顺[2/3页]

  quo;的专档。

  在那样的一个“专栏”中,主要从“小市民”打来的反映问题的“热线电话”中,挑选出具有吸引力的话题,予以刊登。然后,由报社出面,去联系相关的部门,询问解决市民关注的这事儿的解决方案。有时候短时间无法解决的,“子报”方面还会持续的予以“关注”,追踪报道。

  总之,为了办好这样的一个“热线栏目”,“子报”专门为这样一个“栏目”配备了3部固定电话,用来接听小市民的“来电”。

  固定电话,当然很便宜。但那不是重点,关键的是在“人员”的配置。3部电话就得配3个专门的“接线员”,来负责接线,录下广大市民的“诉求”。

  这3个额外工作人员的每月工资,就得发放不少。所以说,不是不想多设几部“热线电话”,是人员成本实在有点高。

  这还仅仅是“子报”的半个版面到一个版面的“热线电话”,就得占用如此数量的人力成本,整个“子报”,固定的每天出版36版以上,那人员的配置,还能少得到哪里去!?

  因此,“子报”一天不实现“收支平衡”,那就一天得“赔钱”,那都是真金白银的赔钱出去的。

  好在从最开始的每天印刷3万份“子报”开始,从第4个月开始,印数就涨到5万,然后每月以增加1万份的数量,增加着印数。

  到了第15个月,这个“子报”的印刷总数,已经逼近了20万份了。

  居然比“本报”摊派式的“发行总数”,都要高出一截了。

  而且尤其令人欢欣鼓舞的,是那个“子报”的印数,那是绝大部分都由小市民自发来“订阅”的。少部分则是广告商要去“分发”,推广楼盘所需。

  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子报”之所以迟到现在才实现“收支平衡”,主要还是它实施的是“厚报战略”。

  也就是说,除了每天固定的32个版面,如果有广告的话,就额外的增加广告版面。

  由钟任“总编”的这份“子报”,无论每天的广告多寡,都不会去挤用那固定的32个版面。因为,如果像“本报”那样一有广告,就直接用掉“原有的版面”的话,那读者能看到的真正的报纸内容,就严重缩水。

  “本报”的版面,就算被广告给“压缩”掉了,那也没有人有意见。毕竟它本来就是绝大部分“公家”订阅。

  而这“子报”不同,九成九是由小市民自发“订阅”的,你压缩了人家喜欢看的内容版面,人家觉得不值了,以后谁还想“订阅”你这报纸呢?!

  在“32个固定版面”保证不“缩水”的情况下,如果有广告,就增加版面,让“子报”看起来越来越厚,小市民花同样的钱,却能买到一份更厚的报纸,感觉就更加划算。

  超实惠啊。

  如此,也能从另外一个角度刺激“子报”的销量提升。

  但报纸越印越厚,“零售定价”却是偏低的,因此,真正靠那发行量大了,印刷报纸就能赚到一大笔钱,那也不现实。

  关键的关键,还是要看“子报”的广告收入。

  这样一份“当代都市晚报”,在所在城市的“盈利”突破口,竟然是“房地产楼盘”的广告。这个看似很偶然的现象,事实上带着某种“必然”。

  因为报社所在的这个“二线城市”,它的经济状况,有着较为特殊的一面。

  这个城市,工业和服务业都称不上发达。它的工资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维系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骨干”,其实就在于房地产业。

  这样一个二线城市,楼盘犹如“雨后春笋”,不计其数。可以说,一个没有什么像样工业的城市,服务业也落后,它只能靠“房地产”来拉动gdp了。

  尤其是报社所在的这“二线城市”,房地产又特别的发达,几乎占了整个城市经济总量的七成以上。说它是“畸形”的经济也罢,但有“房地产”业的拉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增速”,还真心不慢。

  如此庞大的城市

第401章兴顺[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