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411章家庭[2/3页]
quo;专访”本省的一哥的任务。访谈内容,当然是畅谈新一年的工作布置及各项目标任务。其它记者有些怯场,没见过那么大的官嘛。一般这种高层次的“专访”,都要由报社的部门负责人去完成。
而报社的部门负责人有2、30人之多。这一年钟任就跟报社社长争取到了这个“重任”。
等钟任专访一把手的文章刊登出来以后,钟任这家伙会“借势”,下到下边的地市去向一些没那么熟的主.政地方的朋友拉广告赞助时,有意无意都在透.露自己跟上边“一把手”很熟,交情很深的“真相”。
于是下边那些当着地市“一把手”的普通朋友,就被钟任的背景唬住了。也想跟钟任搞好关系。
这种情况下,对方只拜托你花个30万在“子报”上做一些专题的宣传而已,有什么为难的?!
反正之前都有过4个地市这样子宣传本单位了,而且也是掏了那么一大笔的广告赞助。所以做这样的事儿,送送人情,那也不算什么啊。
这样一来,钟任拉广告赞助,那一年几乎是月月都有成功案例。
因此,一段时间内,钟任每个月的收入都有数万之多。
他这种赚钱的能耐,哪里是大儿子和小儿子能比拟的呢?!
当然,一个地市能拉到30多万的广告赞助,但本省也只不过有十几个地市而已。就算钟任把自己的“人脉”都用光了,那也不过是只能拉到400多万的广告赞助吧。他个人部分,可以“提成”4、50万的样子。
但几百万对于“本报”是一笔巨额广告费,估计本报一年下来的广告收入,也就只有这个数。
但对于“财大气粗”的“子报”,增加这几百万的广告收入,其实也影响不到大局。毕竟,“子报”单单是出租“中缝广告”的每年度的“承包权”,就可以有上千万的收入进账。
因此,一个报纸如果真正的进入了商业模式,真正靠市场的占有率有“赚钱”,那绝对是完胜或许说“碾压”更准确一些只能靠“人脉”来拉广告赞助的报纸的。
要知道,“子报”如今可是一年下来,就可以有2亿多的广告收入的“超级吸金大户”。多几百万的广告收入不算多,少几百万的广告收入也不算少。
“子报”已经不受几百万的“利润”的影响了。
但对钟任个人而言,靠“人脉”拉到广告赞助,却能大大缓解他家庭的经济压力。
“周家大儿”重伤兼破产,还背负一身债务,全仰仗着父亲钟任的恐怖赚钱的能耐,得以大大缓解经济方面的压力。
至于“周家小儿”呢?也是因为结婚后需要还2套住房的“按揭贷款”,经济压力也大。
甚至,还因为他妻子即那位女护士,急着想入住“钟家小儿”在“庸城晚报”集资建好的那套大户型的房子,于是又举债15万来装修房子。
这一下子,“钟家小儿”家里就得同时负担3笔债务了。
但3笔债务每月需偿还的贷款本息,累加起来,也不过就是4千出头。
4千多的“月供”,如果单纯指望“钟家小儿”两夫妻来偿还,其实压力还是挺大的。毕竟他俩除了这个“月供”,还有两个儿子要抚养,还有一家子的生活开销必不可少。
“钟家小儿”夫妻的那对儿子,都已经送去读幼儿园了。
这幼儿园的花费真心贵。一个娃每学期的“保教费”和“伙食费”,就得上万块。另外,还有什么“兴趣班”啊,“阅读班”啊之类,要另外收费的。
那就是所谓的“二线城市”的物价水平了。就业机会没有沿海的真正“二线城市”那么多,而消费水平却早已经“看齐”了。这种带着“畸.形”的发展,也只有在这个城市谋生活的人们,才深有体会。
总之,就按照这个城市幼儿园的普遍收费标准,“钟家小儿”的2个儿子,一学期的费用合计在2万以上。一年下来有2个学期,他家2个儿子,那就得准备4万块钱供他们读幼儿园了。
这还仅仅是2个儿子上幼儿园的花费而已。
由此
第411章家庭[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