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121 章 第 121 章  在大秦当病弱贵公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笔趣屋书友公告:因不可抗拒原因网站域名5atxt.com被污染,请大家尽快收藏新域名jieshengit.com保存,以免造成无法访问走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 121 章 第 121 章[2/3页]

  眼中的形象一时半会儿改不了,敢往这边搬的人没有多少,他们卫国这几年没人敢欺负,倒是比之前更繁华了。

  隔壁院子里,王诩老爷子正拉着老友询问新生儿的照料方法,徒弟家的娃娃下个月就要出世,他老人家没照顾过小孩,孙伯灵那个当爹的更不靠谱,又不能事事都让下人来干,他老人家不放心,于是乎,徒孙还没出生老爷子就已经愁的天天掉头发了。

  秦越人被问的烦的不得了,远远看见卫霁过来赶紧让他把拽着他袖子不撒手的家伙拦住,然后找出背篓带上徒弟出城上山采药,“妇人产子乃是大劫,需要许多珍贵药材,我们带了干粮,短则三五日多则半月,在孩子出生之前一定会赶回来。”

  言下之意,不到孩子降生之日他就不会回来,王诩老东西就死了祸害他的心吧。

  老爷子被好友的反应气的吹胡子瞪眼,“你不乐意说我还不乐意听,我们家霁儿比你本事大。”

  卫霁无奈叹息,他对他们家老师的性子太了解了,让小乙挑几个身强体壮的侍卫跟着神医上山,然后开始哄人,老小孩老小孩越老性子越像小孩,他们家老师脾气上来可比小孩难哄多了。

  家里那么多人伺候着,就算孙师兄靠不住还有其他人,不用他老人家担心,再说了,孙师兄对孩子期待的不得了,要是听到说他不靠谱指不定要怎么闹。

  “不说这些让人上火的事情,不回来就不回来,栎阳的疾医多了去,不缺他一个。”老爷子将小徒弟端过来的茶水一饮而尽,哼哼唧唧骂了一会儿才又说道,“霁儿,子京那老东西写信过来,说孟轲已经出师,接下来要周游列国,去过宋国后可能就要来秦国。”

  “要来秦国?”卫霁有些惊讶,他只知道孟子会去齐国的稷下学宫,会不会来秦国却是没多少印象,不过现在形势改变那么多,人跟着改变也没什么,毕竟史书上也没说过鬼谷子会来秦国,“那孩子在卫国待久了,来秦国可能会不太习惯。”m.jieshengit.com

  孟轲出师后先去宋国,应该是去找庄周讨论问题,他们两个在帝丘的时候关系很好,庄周回商丘那么多年也没断开联系,毕竟帝丘和商丘离的近,快马加鞭一天就能跑个来回。

  “不至于,等他游历到秦国咱们已经搬到咸阳了,卫鞅亲自督建的都城,不比帝丘差多少。”老爷子笑着摇摇头,他见过未成形的咸阳城是什么模样,以卫鲁等国的国都为参照来设计的城池,繁华富丽与魏国大梁城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君上终于准备搬家了?”卫霁眼睛一亮,瞬间将孟轲要来的事情忘的一干二净,咸阳城在两个月之前彻底完工,按理说完工之后就能迁移人口去充实新都城,然而大概是秦公对栎阳实在舍不得,虽然百姓迁了不少过去,但是要紧的官员一个也没挪过去。

  眼看着栎阳城人气越来越少,再不搬去咸阳的话,他们看到的就是一座只有王公贵族的空城了。

  从咸阳回帝丘比从栎阳回去方便的多,等将来多修几条路,一条大道直通东西,想想就觉得激动,“老师,公输先生最近有消息吗?”

  公输矩来到秦国后就没闲过,从渭北的小渠到关中大渠,秦国近些年的粮食产量稳步增长,若要论功行赏,粮种和水渠的功劳能并列排在第一。

  “水渠已经到收尾阶段,那小子不放心非要在河边盯着,想来再过两个月也能回来了。”老爷子对随口答道,他在栎阳除了偶尔教几个孩子之外并没有什么事情,一半的时间用来著书,剩下一半时间便在城中溜达。

  栎阳不比帝丘,这里的百姓对中原推崇的名士知之甚少,就算他说他年轻时在外面如何如何,旁人也只当他是在吹牛,所以在大街上和人吵架一点压力都没有,哪像在帝丘,随便拉个人出来就可能是谁家后辈,吵吵也吵吵不尽兴。

  他清闲的时间多,对各方的消息也更了解,哪像小徒弟这整天不出门的样子,怕是外面打到家门口了他还在懵着。

  卫霁现在心情极好,也不想深究他们家老师那“高深莫测”的目光到底是什么意思,等关中渠建成,秦国就能腾出来大批青壮来干其他事情,咸阳城身为秦国新都,和各方的交流必须得方便,现在水渠修好,接下来修路就要提上日程了。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想要富,先修路,要快富,修大路”,修路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含糊,秦国现在人丁兴旺,他们不缺粮食,宁可进程慢点也不能造成民夫累死饿死的情况,尤其他清楚秦亡的教训有多惨烈,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不能一个坑里摔两次。

  兴修水利建造长城开山开路等各种耗费民力的事情不能堆到一起做,赋役太重容易激起民怨,在秦国有余力的情况下能尽早将功在千秋的工事多修建些,将来就可能不会造成天下大乱的情况。

  秦之大兴乃是由大乱而起,犬戎攻入洛阳平王东迁之后,天下便进入数百年的分裂之中,周天子名存实亡,诸侯并起强者称雄,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放得一统天下,结果秦朝却仅享十五年国祚,落得个二世而亡的凄惨下场。

  秦朝亡的太快,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后世历朝历代对其兴亡都有研究,他不说了解的透彻,多多少少还是知道些的。

  秦亡的原因有许多,秦君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是一个,穷兵黩武是一个,严刑峻法是一个,继位之君不仁也是一个。

  始皇帝在位期间,修长城、筑驰道、开郑国渠、建阿房宫、筑骊山陵......那么多大项目堆在一起,动辄征调民夫数十万,徭役赋税加到百姓头上,会激起民怨并不令人意外。

  蒙恬北击匈奴七百余里,屠睢南平百越置桂林象郡,如此开疆扩土虽然能让后人看到始皇帝的雄才大略,却也耗费巨大的民力,从栎阳到帝丘尚且要走那么久,更何况北方草原和南方百越,被征调的士兵可能这辈子都回不到故乡,民怨沸腾,又加之国库空虚,岂能不动摇国本。

  再者,始皇帝时秦法已经完善,一家犯事比邻连坐,一人犯法株连三族,秦法细致却过于严苛,以至于百姓怨声载道,陈胜吴广起义时才会一呼百应。

  不过这条究竟是不是秦亡的主要原因暂且存疑,因为接下秦朝江山的汉朝在初年时几乎完全继承了秦法却依旧强盛,究竟是律法严苛还是后世文人故意抹黑这个没法说。

  其他都不说,始皇帝殡天后赵高和李斯合谋杀扶苏立胡亥这一点一定要说,就算按照现在的发展以后有没有扶苏胡亥甚至始皇帝都说不准,但是不妨碍他骂人,若不是二世昏庸加上赵高专权,秦朝可能就不会二世而亡。

  如今秦国从开始变法时条件就比史书上好,卫鞅也没必要制定那么多严苛的律法来束缚百姓,只要秦人过的舒坦不随便闹出动乱,对他们来说,律法都是惩罚犯事儿的坏人的东

第 121 章 第 121 章[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