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二百九十九章 试探[2/3页]
想到竟然有国家没有参与。
奇丰额闻言摇了摇头回道:“巴达克山虽然是个墙头草,但他们那是实力不如大清和杜兰尼王国,本着两不得罪的目的才会向两边称臣纳贡而已,如今巴结我大清还来不及,怎会与我大清为敌?”
“至于杜兰尼,那里的具体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我知道他们内部如今已是风雨飘摇,哪有精力和我大清为敌?”
兰师信闻言点了点头,奇丰额所说的和军清局打探的消息大致相同。
杜兰尼王国在迁都喀布尔后,因王室内讧和各部族之间矛盾,地方割据势力发展,巴尔赫和信德等行省总督相继独立,加之国家没有稳固的经济基础,国势开始衰落,如今其国内混战不休,已成王朝末年之象。
至于巴达克山,明史中称把丹沙或八答黑商,原被迷里忽辛在帖木尔的帮助下征服,后成为帖木尔帝国的属国之一,由沙哈鲁的一位儿子镇守,帖木儿帝国崩溃后成为独立王国。
从永乐年间开始到弘治年间六次派人向明朝朝贡,明朝政府也曾于永乐年间三次遣使往返。
清史稿中称巴达克山,乾隆二十四年,兆惠率军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其部将富德追击叛军首领博罗尼都和霍集占,率军进占巴达克山瓦罕。在此情况之下,巴达克山苏丹出兵击败博罗尼都和霍集占,将二人擒获。
由于霍集占与巴达克山仇国塔尔巴斯相勾结,苏丹遂将二人杀死后献给清军,此后巴达克山一度成为清朝属国。后阿富汗国王杜兰尼以迎接博罗尼都和霍集占为名威逼巴达克山,迫使其转而归属阿富汗。
但从根本上来说,巴达克山地区的乱局,是由于清朝统一新疆后奉行保守、防御的中亚政策,在原先处于准部控制下的帕米尔以西地区形成了权力真空,诱使中亚各国彼此相争。
在此形势下,昆都士等原先慑于准部兵威的各乌兹.别克部政权,希望能恢复其对巴达克山地区的统治,不断向素勒坦沙施加压力;而素勒坦沙也希望能维持其原先在准部卵翼之下的地区霸权,并幻想能得到清朝的实质性支援。
巴达克山扼守帕米尔高原交通孔道,自古以来便是西域的战略屏障,更是清朝在中亚最重要、臣服最早、关系最密切的藩属之一,若被他国所灭,不仅回.疆的安全形势大为恶化,而且必将对清朝在中亚的威信造成沉重打击,至于和卓后裔问题则更关乎清政府维护新.疆安全稳定的核心利益。
与此前清政府曾积极干预的中亚藩属之间争端相比,阿富汗入侵巴达克山对清朝的影响要严重得多,纵然客观条件不允许清军与阿富汗军正面对抗,遣使沟通、表明清政府立场自是应有之道。
然而乾隆却命令永贵等人“不得插手爱乌罕、巴达克山之争端”,至于遣使、出兵等议“概属不必”。
其实不得不承认这是清政府无力影响当地局势,“天朝”的权威在阿.富汗的军事力量面前退缩了,清朝在中亚的威望因此遭受的沉重打击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清政府对阿.富汗入侵巴达克山的反应,充分证明了以宗藩思想为主旨而建立的清朝对外关系架构在形式与实质上的严重乖离,以及其难以适应中亚地区的特殊地缘环境。
这也是这次喀什噶尔之乱背
第二百九十九章 试探[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