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八六章新的征程,王者归来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笔趣屋书友公告:因不可抗拒原因网站域名5atxt.com被污染,请大家尽快收藏新域名jieshengit.com保存,以免造成无法访问走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二八六章新的征程,王者归来[2/3页]

  见陛下……”

  林然下车后,不得不按照规矩和礼仪,有板有眼的施礼参拜。

  “小子,这里没有外人,就不要如此多礼了。”

  “这个事情,做的非常好啊!”

  “岳父算是知道,你为何在前几天,如此着急将钢管埋下了。”

  “定是那李淳风预测到了这场大雨的发生。”

  李二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林然不得不佩服自己这个岳父大人啊。

  一大把年纪了,竟然是一点也不糊涂。

  看来姜还是老的辣,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岳父大人,若不是这场大雨,百姓们怎么知道这城市基础建设的好处。”

  “所有的一切咱们要从长安城做起。”

  “作为大唐的都城,长安以后就是整个世界的标杆,长安就是整个世界的一面旗帜!”

  “咱们要让世界上所有人看看,咱们长安城是个怎么样的城市。”

  “大唐所有的城市,想要建设的像长安城如此富丽堂皇那是不可能的。”

  “可是,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配套功能,绝对一个也不能少。”

  “岳父大人,我们设计院,将会继续攻克难关。”

  “只要各省道的炼钢厂一旦正式投产,所有省道里的大江大河上,我们将会建立起一座座大桥。”

  “为了,保证桥墩的质量和钢铁铸造的桥梁的牢固。”

  “四个月后,也就是今年的正元节前。”

  “长安城将会多出四个标志性的建筑。”

  “…………”

  林然的话,让李二和李治激动的不断搓手。

  “姐夫,你说的四个标志性建筑,莫非是在长安城建立四座钢铁铸造的桥梁!”

  李治的话,让林然露出了开心的微笑。

  “对,正是如此!”

  “今年正元前。”

  “长安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将会竖立起四座钢铁铸造的桥梁,”

  “以后长安城的百姓们,就可以踏上桥梁,游览护城河的两岸风光了。”

  “而且这样以来,可以大大节省百姓出出城的效率和时间。”

  “四座桥梁位置,直达长安城的城门口方向。”

  “陛下,不知臣这个设想,陛下有何异议?”

  李二这次没有再次抢到稚奴的前面回话。

  毕竟人家可是问的陛下。

  虽然,李二非常想要一口答应下来。

  可是,如今自己毕竟是位居二线了。

  一切还是当今天子做主吧!

  李治反应的也绝对够快啊!

  “姐夫,必须答应啊!”

  “这么好的事情,稚奴岂能不答应下来。”

  四人坐上小汽车,继续围绕着护城河转了一圈。

  每到一个值得商榷的地点。

  李二和李治,见林然和李泰停车,也立即跟随下车而来。

  不过半个时辰的时间。

  四座大桥的建桥地址,便被四个人在谈笑风生之间决定了。

  同时决定的,还有新城区和旧城区的改造。

  这可不是一般的改造。

  涉及到的事情和范围,牵扯到的百姓和官员,是非常之大的。

  能不能做好大唐的标杆之作。

  重振旗鼓!

  标新立异!

  说实话,就看这一锤子买卖了!

  第二日的显德殿里。

  李治陛下刚刚上朝。

  显德殿便是群臣齐声称赞啊!

  “陛下,天下王铺设的水管实在是太好了……”

  “陛下,如今百官公寓的排水设施,真的非常不错啊。昨日这么大的暴雨,整个小区竟然未见一处积水……”

  “陛下,昨日长安城的百姓都聚集在街头议论纷纷啊!”

  “他们怎么也不相信,如今的长安城的街道竟然不积水了……”

  看到群臣一个个的打了鸡血的模样。

  李治多想说一句,其实这些朕昨日已经看到了啊!

  可是,作为一国之君。

  自然要倾听臣子们的启奏和称颂。

  毕竟已经登基三年的李治,再也不是当初那个一切懵懵不懂的少年。

  如今他已经更加懂得了,如何使用帝王之术。

  如何驾驭群臣,而且在关键的时候,彰显自己的霸王之气。

  这三年的时间,李治已经将这一套帝王之术,修炼到了小成境界。

  这帝王之术不修炼也不行啊。

  毕竟手底下可是整个大唐的国土啊。

  而且,每天还要面对这么多的文武百官们。

  所要处理的事物繁多。

  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关乎天下,关乎百姓。

  甚至关乎整个大唐的国计民生。

  听完百官们的恭贺之词。

  李治微微一笑。

  “众位爱卿,果然是不负朕心。”

  “都是忧国忧民之臣啊。”

  “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啊···”

  “今日朕正好借此机会,与众位爱卿探讨这长安城的各项改革事宜。”

  “今日长安城的改变,是整个大唐改变的开始。”

  “朕,要将长安城,变成这个世界的标杆。”

  “朕,要将长安城,变成这个世界的旗帜。”

  李治完美的将昨日林然的话,给借用过来。

  一开场就镇住了群臣。

  “臣等,谨遵陛下圣谕。”

  “·······”

  文武百官们被李治的威严所折服。

  被李治的一番言论所震撼。

  他们虽然知道,这一切肯定是出自天下王之手。

  可是,这话既然是出自陛下口中。

  他们万万没有不服从领旨的可能。

  而且,刚刚陛下所言,无一不是利国利民的国之大事。

  虽然事情说起来,简单。

  可是做起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这一点,就连李治也心知肚明。

  毕竟这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

  在这个规划里面。

  除了太极宫的周边,和新建的百官公寓以及量贩场周围。

  还有正在建设之中的新型名居以外。

  几乎所有的地方,都要推倒重来。

  这样的改造,简直是和重新再建一座城毫无区别啊。

  甚至是比重新再建造一座城,还要复杂,还要繁琐。

  如今负责监管城市改造的魏奕,这次肩膀上的责任更加的沉重了。

  “众位爱卿,朕知道你们心有疑惑,心有不解。”

  “这样大的改造项目,如何能在年前完成?”

  “其实朕刚开始也很不安啊,也很担心这个问题啊。”

  “可是,天下王为朕解除了后顾之忧。”

  “众位爱卿,你们应该记得那曾经南下抗洪的十万大军吧。”

  “如今国家无战事,天下王已经在这段时间,专门派人教导了他们泥瓦匠术。”

  “十万大军啊,一转眼,就是十万工匠···”

  “这是何等的能力和能量啊。”

  “······”

  文武百官们听完李治的话,当场就吓坏了。

  反倒是心里有底气的几位将军,高高的昂起了头颅。

  这些事情,当初他们还曾经不满过。

  甚至暗自里还生过气。

  可是,当时大帅说,不出一个月,这些将士们将会受到整个长安城百姓的无比爱戴。

  而且也会被陛下爱护有加。

  如今看来,这一切都在大帅的一手掌控之中。

  “陛下,那十万大军,当真是已经是懂得了泥瓦匠术?”

  “若是如此的话,四个月的时间,重建一座新长安,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宰相房玄龄对此事,毫不知情,所以他不得不慎重的追问一句。

  虽然老房同志知道这主意是自己亲家出的。

  可是,四个月重建完毕,无论怎么看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如果,十万大军在手,而且都是能工巧匠的话,这话就得另说了。

  “程将军,你来告诉大家真正的答案。”

  李治将目光看向了从波斯归来后,跟随林然参加抗洪抢险的程处煤。

  “启奏陛下,却有此事。”

  “不过大帅让末将严格保密···”

  “······”

  听到程将军的回答。

  所有人心里的石头都落在了地下。

  同时对林然的未雨绸缪,佩服的五体投地加六体。

  这样的精心策划和安排,一环紧扣一环。

  当年那个妖孽的少年郎,又一次王者归来,横空出世了。

  当天中午,一张张布告,便贴满了长安城的大街小巷。

  上面白纸黑字,清清楚楚的写着,年底前完成整个长安城的重建和改造。

  所有百姓务必要配合此次城区改造行动。

  今年的正元节,一定要举城狂欢。

  而且要在长安城,燃放一整夜的烟花。

  而且布告的旁边附上了改造的图纸。

  详细的注明了,需要暂时搬迁的百姓的生活安排情况。

  不能因为改造,让百姓们居无定所。

  行军打仗时的军营帐篷,这时候就派上了用场。

  每一家每一户,皆可以领取一顶帐篷。

  人口众多的视情况而适当发放。

  一日三餐,由朝廷统一调配。

  其实不过是军营的大锅,多加了些肉食而已。

  百姓们有的虽然不舍自己的老宅。

  可是,一想没有当今的陛下,没有天下王,那里有如今安逸的生活。

  于是都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所有答应的户主,都要在朝廷的一份契约上签字画押。

  事情进行的异常的顺利。

  就连林然曾经担心,有百姓不舍的改造和搬迁的事情而发生纠纷的事件,都没有发生一件。

  这让林然更加深了对百姓们的爱与关怀。

  他知道,这一切都是自己常年努力下来的结果。

  自己累一些,苦一些都不怕。

  最害怕的是,受苦受累之后,还不被百姓们所理解。

  如今看来,一切都是非常令人愉快的。

  第二日,长安城外,一堆堆山一样的青砖碧瓦。

  亮瞎了所有长安城百姓们的眼睛。

  只是一夜之间。

  只是一夜之间,这些青砖碧瓦就像是从天而降一般的。

  突然之间就出现了长安城的四周。

  消息传到了太极宫。

  李治率领文武百官们,一起浩浩荡荡的出城了。

  看到眼前的山一样的青砖和碧瓦。

  李治和文武百官们,也被震撼的无言以对。

  毫无疑问,这些肯定是出自十万大军之手。

  可是,这样的效果也太过震撼了。

  这样的场面也太让人热血沸腾了。

  “陛下,这是要全部旧房换新居吗?”

  “不是说好的,用拆除的百姓的砖瓦,重新为百姓们建设民居吗?”

  百官们都是一副疑惑不解的模样。

  因为他们不得不关心啊。

  这样下去,要耗费多么巨大的资金啊。

  这样的砖瓦,用脚指头想一想都知道成本是如何的高昂。

  “朕,对此也是毫不知情。”

  “等下,朕问问王爷这是什么情况。”

  李治也被眼前的一幕给整蒙了。

  这和原本的剧本不大一样啊。

  这些红砖碧瓦,怎么凭空而来的啊。

  而且,姐夫也没有事先给自己打过招呼啊。

  “没有人看到,这些红砖碧瓦是怎么出现的吗?”

  李治开口询问道。

  现场众人都是默不作声。

  看来如果陛下都不知道,那大概率不是出自天下王之手。

  可是,除了天下王。

  整个长安城,还有谁有这么大的能量。

  能在一夜之间,制造出这么多的红砖碧瓦。

  程咬金看到远处守城门的小卒,立即来了精神。

  果然是姜还是老的辣啊。

  凭感觉,程咬金知道这些守城门的小卒,必然知道这些砖瓦是何时送来的。

  若是这样的事情,他们都不知道的话。

  真就可以下岗回家,回家抱娃娃去了。

  “你们几个给老子滚过来。”

  程咬金大手子一挥,跟个社会大哥一般无二。

  几个守城门的小卒,早就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了。

  可是,陛下在此,无昭他们也不敢前来启奏啊。

  看到程老将军大手子一挥。

  几个守城门的小卒,撒开脚丫子便一溜烟跑了过来。

  “参见陛下····”

  “参见陛下···”

  四个小兵,噗通一声便跪倒在李治面前十米之外。

  李治此时也明白了,程咬金将守城门的小卒唤来的寓意。

  于是,立即和颜悦色的开口询问道。

  “昨晚可是你们几个守夜?”www.jieshengit.com

  “启奏陛下,昨晚确实是我们四人守夜。”

  听到这里,李治脸上露出了微笑。

  看来这砖瓦的谜团就要马上解开了,就要找到真正的答案了。

  自己作为一国之君,看来还是没有做到细致入微的地步啊。

  这样的事情,竟然是程老将军破解的。

  想到这里,李治颇为感激的看了老程同志一眼。

  就这一眼,让程咬金心里美滋滋的。

  感觉比吃了蜜饯都甜。

  “你们不必惊慌,既然你们四人昨晚值守,那必然看到了这些砖瓦是出自何人之手。”

  “能将这么多的砖瓦连夜运送城外,绝非是一时半刻的事情。”

  “把你们知道的事情,仔细的说与朕听听。”

  面对四位守城门的小卒,李治陛下毫无一点帝王,高高在上的架势。

  让跪在地上的四位小兵,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回陛下的话,这些砖瓦是昨夜午时开始抵达城外的。”

  “而且一直运送到了天亮时分,期间从未停顿过。”

  “小的当时听到声响便过去,询问了。”

  “领头的是一位老者。”

  “小的问那老者,老伯这大半夜的为何将这砖瓦,运送到长安城外?”

  “那老者说,是给村长用的。”

  “小的一时迷糊啊,那里有这么大的村长啊,竟然能用得了这么多的砖瓦。”

  “于是小的再次追问才知,那老者乃是万年县林家村人,他们口中的村长,乃是当今的天下王。”

  “是咱们大唐的兵马大元帅。”

  “陛下,这里有信为证,小的绝对句句属实。”

  “······”

  李治陛下和文武百官们,闻言方才恍然大悟。

  难怪能送这么多红砖碧瓦而来。

  原来是林家村的大手笔。

  大唐的最新烧砖技术,还是从林家村开始传出来的呢。

  多好的百姓啊,多好的林家村的村民啊。

  “将那封信给朕呈上来。”

  李治身边的内侍总管立即上前,接过了小卒手里的信件。

  恭敬的交到了李治陛下的手中。

  李治仔细的展开信件。

  信纸是一张极其细腻的宣纸,一看就是早期林家村林然的经典之作。

  这样的宣纸,如今在大唐是越来越少了。

  因为如今都是大批量的生产纸张,没有了以往的细腻了。

  宣纸上只有短短的几句话。

  可是,就这短短的几句话,足以打动任何人的心。

  “村长,得知长安城如今要进行新城改造,而且村长是具体负责人。”

  “这些砖瓦是乡亲们,连日烧制的,村长您放心的用,这东西咱们林家村有的是。”

  “夜太深了,进不去长安城,只能把砖瓦卸在城外了。”

  “村长,以后的每天,我们白天烧砖,晚上送去长安城,直到新城改造完毕。”

  “没有村长就没有林家村的今天,没有国就没有家,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

  李治陛下将这封信轻声的读了出来。

  文武百官们,无不被深深的感动。

  “陛下,林家村不愧为是太上皇钦赐的天下第一村啊。”

  “民风如此,实在是让臣汗颜···”

  程咬金继

第二八六章新的征程,王者归来[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