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一章 胡虏终无百年运  水浒新秩序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笔趣屋书友公告:因不可抗拒原因网站域名5atxt.com被污染,请大家尽快收藏新域名jieshengit.com保存,以免造成无法访问走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一百一十一章 胡虏终无百年运[1/3页]

  夏军主帅李察哥利用贺兰山和黄河相夹的有利地形围住了“轻敌冒进”的同军木麻部,在战术上可以说相当成功。

  可惜,面对大同的国力和战力碾压,一两次成功的战术根本无法挽救战略上的被动。

  此战中,夏军凭借十倍于敌的雄厚兵力,向木麻部发起了多轮猛烈攻击,却受限于两军的巨大战力差距,迟迟都没能破开同军严密的阵型。

  就在李察哥见势不妙急命麾下与敌人脱离接触时,同军的援军却赶了过来。

  木麻趁机展开反攻,拖住了士气已竭的夏军。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知兵善战的夏国晋王李察哥果断放弃了与敌纠缠在一起的人马,只带部分精锐立即撤退。

  这个决定为夏国保住了将近两万的精锐兵马,也将为国血战的忠勇将士推入了火坑。

  先被同军内外夹击,再遭主帅出卖,夏军的殿后部队很快就地崩溃了。

  顺州之战,同军歼灭及俘获夏军五万余人(包含守御顺州城的征召兵卒)。

  而在此之前,宋军攻入西寿保泰军司的消息也传到了兴庆府,夏人终于尝到了背信弃义趁火打劫的恶果。

  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李乾顺步步防守以待形势变化的幻想彻底破灭。

  而顺州大败,更让夏国失去了赖以与同军周旋的野战力量。

  战报传至兴庆府,夏国小朝廷乱作一团。

  有主张立即遣使入同割地乞和的,有主张远走大漠避敌锋锐待同军力竭后再卷土重来的,有主张孤注一掷集中所有兵马于静州城下迎头阻击同军的……

  夏国主李乾顺一生经历了很多次的大风浪,深知临大事不能摇摆的道理。

  其人很快做出了誓死不降的决定,让一众观望的臣子有了主心骨,收起了自己的小心思。

  面对强敌来袭,存续了两百余年且亡而复生的李氏政权(从公元881年李思恭任定难军节度使起,李氏政权共计两百四十七年)显然比赵宋王朝更有韧性。

  李乾顺明知打不过同军也坚决不降,不仅源于党项李氏骨子里的桀骜难训,更在于“地方万里”的夏国就是一块没什么肉的硬骨头。

  辽阔的疆域、稀缺的人口、落后的生产方式、野蛮的文化等等,都使得外来征服者很难在夏地建立长期稳固的统治。

  大同帝国可以打败夏国,却别想轻易收服夏人。m.jieshengit.com

  夏国只要不放弃,就有翻盘的机会。

  不过,站在敌对一方,具体指挥此战的同军统帅牛皋则有不同见解:

  夏国统治者多年来穷兵黩武,对内压榨、对外掠夺的凶残都远超同时代的其他政权。

  其上层欠下的累累血债迟早要还,对他们来说,坚持下去也许还有活命的希望,一旦放弃,就可能遭到无情清算。

  事实上,大同在新占领地区展开的社会改革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相比于宋、辽、高丽等国的百姓,夏人的“戾气”更重,更难被“驯服”。

  但其国的底层百姓只要被发动起来,就更“忠诚”,也更热衷清算曾经残酷压榨自己的各类贵人——并不限于党项族。

  这使得大同对夏国的消化相对来说更加简单粗暴,效果显现也更快。

  这些底层夏人一旦沾染了贵人的鲜血,通常会变成最坚定拥护新官府统治的兵卒或共建会基层骨干。

  任何事务都有一体两面,简单粗暴见效快的社会改革自然也有相当大的副作用。

  在一系列的清算中,夏国的“传统文化”遭受了沉重打击,更将部分原本可以争取的摇摆势力推到了大同的对立面。

  其实,早在伐夏之战开启前,大同朝廷就专门研究了夏国的改造计划。

  同对待辽、宋、高丽内部的既得利益者一样,胸怀天下的正乾皇帝并没有想过要对夏人赶尽杀绝——因为根本不可能做得到。

  夏国百姓,无论番、汉,只要愿意放弃抵抗,大同帝国就能给其改过自新的机会。

  具体政策也类似于宋、辽等国大族——分宗、迁籍。

  稍

第一百一十一章 胡虏终无百年运[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