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七章 刘沅:儒宗道用 归宗孔孟 1  中国道教也有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笔趣屋书友公告:因不可抗拒原因网站域名5atxt.com被污染,请大家尽快收藏新域名jieshengit.com保存,以免造成无法访问走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七十七章 刘沅:儒宗道用 归宗孔孟 1[2/3页]

  股豪士之风,出手也大方,交下了不少好友,不过弄得家里也经常揭不开锅,老妈向氏也是毫无怨言。

  这就是刘沅家庭的大致情况。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刘沅出生在三圣村。总体来说,先祖们为刘沅的成长积攒下了足够的积淀,祖辈的耕读传家为他提供了后天的成长养分,特别是易学的传承,为他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和刘一明、闵一得相似,刘沅同样是体弱多病,同样是聪明过人,家族又有读书的传统,为人又勤奋好学,据说七岁能文,在乡里博了一个神童的美称。

  刘沅的学业开始很正常,乾隆五十年(1785年),刘沅在双流县进了痒生,后来一直跟随当地贡生古鹤峰学习。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刘沅被选为贡生,同年,老爸刘汝钦去世,刘沅便开始在乡里执教。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刘沅在成都考中举人,是年25岁。再往上考,学业就不那么顺利了,不过他的哥哥刘芳皋却比他顺利得多。嘉庆元年(1796年),刘芳皋在北京中进士,查了一下,他中的是三甲六十六名。那一届的状元是赵朴初先生的先祖赵文楷,授翰林院庶吉士,刘沅则名落孙山。

  哥哥进京时,刘沅也一路陪同,当路过陕西紫柏山留侯庙(还有一种说法是湖北当阳紫盖山)时,遇到了在那里隐居的静一道人。关于这位道人的记载不多,刘沅在注《道德经》的时候曾经提及过他,“……道出留侯庙下,邂逅静一老人谭次升”。二人一番交谈,志趣相投,静一道人便给刘沅讲了很多道门的经义,还送了一套吕洞宾注的《道德经》。

  据刘沅后来说,读了这本书后,“讶其与吾儒同”。其实,儒学和道家的经义本就有诸多相通之处,刘沅认识到这点以后,便留意找一些道门的经书来读,可以说,这次奇遇对刘沅今后“以儒为宗,旁及佛道”的学术研究之路有着直接的影响。另外,这部吕祖注的《道德经》由于得到了刘沅的认可和推荐得以印刷传世,这是后话。www.jieshengit.com

  在北京期间,刘沅兄弟收到了家里的来信,得知刘芳皋的儿子不幸病故,家里也有恶邻侵占祖茔。要知道,老爸死的早,独自孀居的老妈怎么可能干得过恶人,一气之下得了场大病,现在正卧床不起。兄弟两个一听,心里如何着急上火自不必说,哥哥身不由已,不能回家,于是刘沅便星夜兼程往家赶。可惜当时还没有飞机高铁,最快的交通工具就是马,可是也不可能朝发夕至啊,虽然正值壮年,怎奈本就体弱的刘沅一路奔波,半路上生了一场大病。勉强回到家里,处理好一切以后,一连几年都没有缓过来。

  此后,刘沅又先后参加过三次会试,可惜都没有高中,心情不好,身体也不好,于是便失了科举之心,回家安心照顾老母。

  嘉庆二年(1797年),刘沅在成都彭家场大集上碰到一个卖药的老头儿,“形容殊异”,于是便聊了起来。老头儿

第七十七章 刘沅:儒宗道用 归宗孔孟 1[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