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53章 遥遥领先整个世界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笔趣屋书友公告:因不可抗拒原因网站域名5atxt.com被污染,请大家尽快收藏新域名jieshengit.com保存,以免造成无法访问走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553章 遥遥领先整个世界[2/3页]

  凭保护工人这一环节,一般人要是没想到,或不想干,将来不知要死多少人,没一个工人能干几年的。

  怎么办?只能轮换。

  七批工人轮换,每七天干一天,现场不停洒水,逼他们戴简易口罩。

  皇帝搞这么复杂,科技司工匠局很多人都不明白,但也只能照着办。

  好在大明现在有钱,别说七批轮换,十批轮换也出的起,就是朝廷多出点钱罢了。jieshengit.com

  这个问题解决后,新问题又来了。

  需要把生料烧成熟料,这需要高温才行。

  古代在没有现代工业体系支持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增加氧气助燃、更换燃料来提高温度。

  一般来说,用木炭作为燃料,炉温能达到1300摄氏度,而使用煤炭则可以达到1800摄氏度,所以要用煤炭,而且成本比较低。

  当然,这还是需要通过风箱来实现。

  元代陈椿《熬波图》中绘有铸铁用回拉杆双阀门风箱,明代到后期宋星应的天工开物中才写到活塞式风箱。

  朱高煦的工匠们又根据前人的技术和朱高煦的口述解说,终于改进了风箱,造出新式活塞式风箱。

  这时已经几年过去了,然后开始把熟料与矿渣再同磨,磨的越细越好。

  这样水泥差不多成功了一半。

  结果朱高煦试验,发现刚做好没一会就凝固了,太早凝固当然不行,没办法,只能再加熟石膏。

  加多少熟石膏又进行试验。

  从百分之一开始试,最后试到百分之六左右。

  洪熙十一年,水泥终于成功研制,小范围了试了下,效果不错,虽然还远远比不上后世,但已经算是不错。

  洪熙十一年开始,朱高煦选址建水泥厂,招工人。

  洪熙十三年,第一个水泥厂建成,到现在正式可以批量生产,并对外经营。

  今年水泥厂投入运营,并得到橡胶种子,可谓双喜临门,朱高煦的大明帝国,此时无论经济还是科技或军事、文化,俱已经遥遥领先于整个世界,后世所谓的发达国家,有的还被没有开化的土著占据,有的已经感受到大明蒸蒸日上的国力威胁。

  当天朱高煦带着大臣们现场看工匠用水泥和竹条制了个小型的城墙。

  当时大臣们还都现场摸了下,软软湿湿的感觉很好玩的样子。

  这会的水泥需要好好养护,才能达到最好的标准强度,而且抗冻性不如现代水泥,但其他差距不大。

  一般要两到三月才最好,但朱高煦等不了这么久,三十天后,朱高煦就带着大臣们再次来到现场,所有人都震惊了。

  接着朱高煦调来重炮。

  轰,近距离一炮轰上去,水泥四散碎裂,出现浅坑,但大臣们都知道,如果近距离对着现在的城墙,效果会比水泥强很多倍。

  关键是,他们一个月前看到工匠们铺一条路和建一堵墙有多快了。

  大明的水泥厂建成后,朱高煦第一件事就是重修京师的下水道。

  京师即便到了后世,如果遇到突如其来的大雨,要是排水不及,街面上都会积水。

  这还是京师附近有长江的优势下。

  很多城市附近没有可以短期泄洪的出口,可能一下雨就开始积水,下点大雨甚至能淹没很多低洼地。

  这可能就是后世什么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大雨经常出现的原因吧。

  反正朱高煦呆在京师这十几年,已经亲身感受到了。

  他早就想动手修建下水道,但一直忍着,等水泥厂建成。

  建成之后,他终于下令,重修京师下水道。

  他要京师的下水道,和后世欧美电影一样,里面能钻人,打仗,通行。

  他甚至想着,万一将来再遇明末,末代皇帝那S缺,或许可以沿下水道,逃往城外。

  这在此时可算一项浩大的工程,朱高煦刚出来,别说夏原吉,内阁很多人不赞成。

  这时代也没什么工作外的活动,下雨天大伙就在家里呆着好了,谁关心下水道和城中积水啊,大伙更建议先用到水利建设上面。

  但皇帝坚持要这么干,众人也没办法。

  皇帝的理由也很简单,整个工程估计得干好几年,用后世的话说,这个可扩大就业,提升消费,对京师附近是好事。

  至于兴修水利,从洪熙朝建立开始到现在,就没有

第553章 遥遥领先整个世界[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