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携民南撤[3/3页]
了江东军的攻势,还把丹阳兵击退了不少。<b>汉军的成绩更像回光返照,江东军并没有出现败退的迹象,等敌人调整好节奏,将士们会面临更强烈的反扑。<b>凭汉军自己的兵力,已经很难继续维持阵线,为了补充反击力量,廖化开始对百姓强制征兵<b>除了之前在彬县和汉军有过良好配合,积累起战斗经验的百姓们,那些不愿意参战的百姓也被廖化强制武装起来。<b>进不了城,又远离其他城镇,临武下的军民已经成为了命运共同体,没有任何人可以置身事外。<b>廖化采用部队的编制给百姓们分组。这些民兵或许战斗力很差,甚至都没有防身的能力,但他们看到汉军发起反击后,倒也听从廖化的安排,人群渐渐恢复平静,服从廖化的安排。<b>廖化倒也没有强人所难,没有让新组建的民兵们直接参与一线作战,仅仅挑选部分强壮平民补充汉军阵线,承担起搬运物资伤员的责任,其他百姓则原地休息,恢复体力,监视城里的叛军。<b>汉军已经集中了全部兵力对徐盛发起反击,廖化手上没有预备部队,一旦临武守将够大胆,组织起叛军出城偷袭,汉军的处境就被动了。<b>幸运的是,临武守将选择了保守战法,他按兵不动,叛军仅仅封锁住城门。<b>城外战场的局势不乐观,汉军将士打了徐盛一个措手不及,但是,他们的战斗力已经提升到极限。<b>江东军回过神之后,重新调动兵马,挡住了汉军,战事变得胶着。<b>只不过,追击的江东军同样已成为强弩之末,长途行军加作战,敌军将士体力士气消耗极大。<b>尽管江东军处于优势,却没能把优势转换成胜势。<b>并不是每一个江东军的兵士都怀着为孙氏建功立业的理想,在徐盛的督促下,丹阳兵或许会勇猛拼杀,在主将视线范围外,许多江东军士兵开始保留力量,消极作战。<b>百姓们参战之后,江东军士兵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了战斗力较低的民兵身上。<b>最终帮了廖化一把的,是临武守将。<b>临武守将虽然并没有派兵配合徐盛出城作战,但他还是安排将士在城头敲起战鼓。<b>只不过,鼓声没能起到效果。<b>军纪严明的汉军将士以及那些听不懂鼓声的民兵们并没有受到影响。<b>反倒是江东军的参战部队受到惊吓,个别已经突入汉军阵线中的江东军部队,竟然主动脱离接触,给了汉军稳定阵线的机会。<b>尽管获得了喘息之机,汉军却一直处在劣势中,多支民兵在战斗中溃败。<b>汉军牢牢的挡住了江东军,没有出现大败,到了后期,廖化亲自走上战场,鼓舞将士们士气。<b>坚持得到回报,丁奉的援军气喘吁吁赶到临武城下时,徐盛仓皇守兵,江东军有秩序撤退。<b>廖化叫住了准备带人追击的丁奉,会合援兵的汉军对临武城发起强攻,汉军不仅轻松攻破城池,还顺利抓住了逃跑失败的临武守将。<b>斩杀叛将,严肃军纪之后,汉军对临武进行了破坏。<b>丁奉带人断后,廖化亲自管理百姓的南撤事宜。<b>汉军携民南下,准备在桂阳城部署新的阻击战。383、携民南撤[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