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五章 传戒[1/3页]
每天的生活都在既定的日程表下循环上演。一切看上去都秩序井然,静谧安逸,除了一种难言的压抑之外。
对我来说,教学始终是放在首位的事情,有意思的是,那些管理层并不这么认为。
国庆前我和前任讲师对两个班级的学生做了初步了解,他们分别给了我一份班级名单,上面有对每个学生的评语。
这些评语当然包含主观成分,事实上我大致心理有数:特色班的多数学生来自单招(未经历高考的单独招生),生源基础知识薄弱,很多人生活在问题家庭,贫困生亦不少。
作为老师,你没办法选择学生,除非有本事到精英象牙塔发展。中国的教育系统和社会现实一样,呈现清晰的分层结构。抑或说,高考只是筛选人的一个工具而已。
我知道,对很多人来说,教育依然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不仅是对个人,也包括背后的家庭。在天朝,教育一直意喻着复杂的难言之隐。
半年后的公司年会上,一个督导碰杯时对我说:我们的学生很多来自贫困地区,肩负家庭的希望,对他们多点责任和关爱。简单一句话,给了我相当大的触动,在M公司,只可惜这种精神正常的人为数不多。
开学的第一次课如初见,中途带班是比较麻烦的事情,因为彼此需相互了解磨合、建立信任需要一个过程,我想尽快缩短这个过程。
19级这两个班的班风截然不同,A班的前任讲师是葛老师(女),不知道是不是性别的缘故,班级整体感觉比较活跃和感性,氛围容易调动。B班的前任是粟老师,显得比较佛系,沉闷的氛围让人头疼。jieshengit.com
我也只能在两个班之间,不断切换授课风格。
QPA是系统考核机制的一部分,月底由各班学生对本班讲师、班主任进行评分。这个评分影响绩效的5%,并不会对老师的生活造成影响。但每个月的例会上都会公布,评分低的老师会感觉有点难堪。
这又引发了我的另一个质疑:其一,凭什么QPA只评判讲师和班主任,校区的管理不应该收到同样反馈?如同你在淘宝上买了一件商品,难道你只针对客服的服务打分?而对店铺和厂家不需要打分?教学反馈本身是一个系统问题,不是单纯讲师和班主任担责的问题。
其二,数据给老师个人公开就可以,凭什么要全员公开?人的隐私权似乎从来不需要不考虑。包括所有认证、学生考试成绩,同样从来没有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
10月份的QPA也颇有戏剧性,气氛活跃的A班打了超低分,而B班则相对正常。这个结果的反馈是,情感和认知存在偏差。我意识到,磨合期是相当麻烦的。每个人的教学方式、授课风格都有着不同,切换讲师意味着学生需要重新适应。因此,老师的频繁流动在教育行业是非常不利的,可以说对学生是一种不负责和伤害。
很快我将一份问卷调查发到每个学生手上,征求他们的意见,收集反馈的结果大致呈现为:授课进度太快,练习时间太少,多讲些实用的东西之类。
事实上很多同学也没有填写,一段时间之后,我和他们一样,对九楼的教学模式和管理都不再抱有幻想。那些冰冻三尺的问题不是讲师所能解决的,他们只是站在了前线。我能做到的就是尽量调整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的诉求。
第五章 传戒[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