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三三章 人间  凤舞隋末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笔趣屋书友公告:因不可抗拒原因网站域名5atxt.com被污染,请大家尽快收藏新域名jieshengit.com保存,以免造成无法访问走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七百三三章 人间[2/3页]

  多话里的意思还是很好理解的,那就是:现下咱们要么不活了,立即往生看看能不能去西方极乐净土;要么,就得研究一下如何在五浊恶世的“人间”弘扬佛法,引人心向善,造人间乐土的事情。

  听得达摩西多如此论述,玄奘更是不解,直言道:“只是凤国贤王贬黜慧能上师之举,已与灭佛无疑,与我等弘法何以谈利?”

  达摩西多听了好笑,干脆在一旁的一株梅树下跌坐下来,也不再用梵文,反而是用一口纯正的洛阳官话问道:“玄奘,某且来问你,你以为佛在何处?”

  玄奘见状,忙也行弟子礼后在达摩西多跟前跪坐下来,也不思辨就伸手指了指天地还有自己的胸口,答道:“佛在诸天地藏,在阿赖耶识中。”

  玄奘毕竟自幼学法,水平当然还是可以的,于是见达摩西多满意的点点头,不过却听他反问:“既然佛可在诸天地藏,在阿赖耶识中,又可不可在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之间?”

  这话问的玄奘一愣,他这一段主修《摄论》(摄大乘论),属于佛教大乘瑜伽行派,重点就是讲的“阿赖耶识”,简单点说就是“意识”。

  《摄论》的首要任务就是阐释阿黎耶识的存在和作用:《摄论》将人的认识(意识)全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熏习”成“种子”阶段,即认识(意识)的形成;二是“摄持”和“隐藏”种子阶段,即认识在精神主体中的积聚;三是种子成熟(果报)阶段,即认识转化为外在行动。

  那么怎么才容易理解呢?

  打个比方:如用花熏衣,花香冉冉升起,令衣生香,这种作用就是“熏习”。以至花体萎灭,但花的香气仍留在衣中,这就叫“习气”。

  于是《摄论》就认为,人的认识(意识)形成也是如此,通过经验的不断“熏习”,就形成特定的观念或习惯,即使脱离了直接经验,而形成的观念或习惯仍保留着,这就是“习气”。

  再比如植物的种子,本是作为种子而存在,只要它不朽坏,在合适的条件下都会生出同样的果实来。同样储存在认识中

第七百三三章 人间[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