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五章 传戒[3/3页]
态的最大原因也在于此:大一刚进来没多久,班主任就辞职而去,形成长时间的管理空缺;半年后更换讲师,授课风格截然不同。另外,对强制购买正装、形式主义的喊口号演讲也产生了抵触。学生们集体反制,要求退还部分学费,时任校区主任甚至出来圆场,最终不了了之。
这里有个基本常识就是:当资本介入教育,学生付费购买VIP服务,彼此形成契约关系,公司理应提供相应的服务和产品,所以学生的诉求很正常。
所有这些积怨如同定时炸弹,加剧了学生和教育机构、老师之间的不信任,抱怨、抵触、反抗情绪逐渐蔓延,直接影响了后续的教学和就业。
既然人员流动导致学生满意度下降,为什么M公司不改进管理,留住基层员工呢?原因很简单:其一,它不可能留住与其价值理念相违背的人,无论他有多优秀。这个理念不是爱的教育,而是神的旨意,这个神就是资本。其二,将学生教好并非是放置首位的事情,甚至可以说,他们根本没想过这么做。
可能很多人理解不了,我来解释下:这是资本的博弈关系所决定的——只要校企关系搞好,就可以借助校区的品牌资源,坐镇这一亩三分地招生,手段可以尽情发挥。学生进来可以收三年的学费,由于毕业证的权杖在手,有人想中途退学、转学会增加很大的成本,基本无需担心。最大的隐患,估计就是就业,即毕业后的口碑,他们甚至还有水军配合。
用领导的话语来说,就是弄进来,搞出去。
也就是说,这种模式下,资本可以无需对教育负责,只要不出现投诉。所有这一切,和极权主义的合法性问题一样不可告人,又急需伪装。
教育不是教书育人吗?政治不是本该具有正义性吗?我告诉大家的是,那是政治正确,现实则不一定。舞台剧如果演员表演投入,时间长了观众就会失去知觉。
可见,两年为一个周期,整个资本驱动的系统需要构建一个生态,维系其运转,那就是其企业文化。学生的前程、教师的道德诉求,都居于了次要位置。www.jieshengit.com
有意思的是,虽然B班佛系的氛围让人头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却越来越喜欢他们。不是因为他们的个性,而是公民意识的觉醒。这种觉醒可能多少影响到了学业和就业,但却难能可贵。如果仅以分数和就业率来考核教育,那可能是另外一个结果。
这也就成为了老大向我发难的把柄:“你获得了什么结果?”他经常这般质问,确实也获得了话语制高点。因为他们追求结果论,对教学评判的标准已经被预先定义,那就是各种账目上的数据。这些数据其实是人都可以掺水,只是我不愿意这么做。
我无需回答,也无需解释我来这里的终极意义,不是单纯为数据、及格率和就业率服务。人的成长无法数据衡量,因为教育本身没有标准。
在我们的社会里,真理和自由最大的敌人,就是那结实的权贵派,那些挂着外衣、占据制高点的追随者。倘若教育败给了权贵,真善与伪善、正常和疯子也就被预先定义,无法识别。
届时,人性都将不自知,该何去何从。
这依然是回归到教育的本质问题:我们到底是培养臣民、工具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还是心智健全、热爱生活、生命绽放的人。
第五章 传戒[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